第三届海洋渔业监测与管理国际学术交流会于2024年12月6日至7日在广州成功举行。会议聚焦渔业资源评估,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就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成果分享和经验介绍,探讨了监测与管理中的创新思路、方法及技术。此次会议不仅推动了相关研究方法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也为应对可持续渔业面临的新挑战和需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为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助力。
图1 参会人员合影
jdb试玩-jdb捕鱼-jdb游戏 渔业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实验室的任一平教授、薛莹教授、徐宾铎副教授、张崇良副教授,以及博士生马依宏和任君参与了本次会议。期间,薛莹老师、徐宾铎老师和任君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分享,马依宏进行了关于其研究内容的海报展示。
图2 薛莹教授作了专题报告
6日上午,薛莹老师作了题为《气候适应性的渔业管理策略评估》的报告。报告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理念引入中国渔业管理实践,并在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评估了多种渔业管理策略的效果。报告提出了一种量化气候变化影响下管理策略表现的评估框架,揭示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潜在权衡,为制定更加透明公开的气候适应性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3 徐宾铎副教授作了专题报告
徐宾铎老师作了题为《调查采样设计对渔业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影响》的报告,重点探讨了不同采样设计(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对分类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以及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影响。报告强调,渔业调查中的采样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鱼类生物多样性的评估结果,因此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至关重要。
图4 博士生任君作了专题报告
任君作了题为《渔业生产数据揭示监管不足渔业的时空动态》的报告。报告结合商业渔船的渔业生产数据,并利用时空动态模型分析了带鱼的时空分布特点。报告强调,在适当的建模框架下,渔业生产数据对于了解监测不足渔业的时空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图5 博士生马依宏进行了海报展示
马依宏针对其研究内容进行了海报展示,重点介绍了将鱼类浮游生物采样纳入综合调查中的方法,并评估了现有调查设计的适宜性。以海州湾为例,马依宏博士提出了一种评估不同采样设计方法的框架,强调了定期评估调查设计有效性的必要性。研究所提出的评估框架可为其他海域综合调查的适应性评估提供参考,尤其是在针对不同目标时的应用。
本次会议的汇报内容展示了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了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和深入思考。通过此次会议的学习与交流,实验室师生深入了解了前沿理论与技术方法,拓宽了研究视野,推动了与其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