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科考队员捕到一条1.5米长的大王乌贼。队员说,首次捕到那么大的,可做实验室“镇馆之宝”。澎湃新闻南极科考特派记者 何锴 拍摄;视频编辑 吴佳颖 实习生 李强(02:59)
从南极回来已经一个多月,在家隔离防疫的这段时间,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回忆和总结一下这次难忘的南极之旅。
我和张弛作为jdb试玩-jdb捕鱼-jdb游戏 选派的教师,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执行“雪龙”号在南大洋的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科学考察任务,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作为国家队的队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时间回溯到2019年12月22日,我俩和其他学院的三名博士生一同从青岛转悉尼飞赴霍巴特,此时的“雪龙”号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在这里靠港补给,正好部分科考队员借此机会进行轮换。我们终于见到了我国明星科考船“雪龙”号,首次参加的队员们都很兴奋,大家争相跟船合影,我们也不例外,把研究室的旗拿出来留照纪念,希望这次能够不负使命。
在霍巴特港与“雪龙”号合影
2019年12月24日,“雪龙”号各方面都准备完毕,在澳方两艘拖拽艇的牵引下,伴随着汽笛长鸣声,“雪龙”号开始向南极进发。
拖拽艇调整“雪龙”号姿态
我们新船员上船第一件事,就是接受上船教育和逃生演练。
这次穿越西风带非常平稳,我基本没有晕船的感觉。“雪龙”号在航行了快5天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第一座冰山。这之后不久,船就进入浮冰区。站在船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冰原,听着浮冰被船体挤压的声音,还不时地路过几只在冰上晒太阳的海豹,这种意境太奇妙了。
遇见第一座冰山
“雪龙”号破冰航行
“雪龙”号首先执行罗斯海调查任务。罗斯海作为环南极最大的海湾,是南极底层水的重要源地,为全球大洋提供了25%的南极底层水。罗斯海开展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包括探明磷虾、鱼类的分布变化规律等任务,有助于了解罗斯海生态环境现状,提升我国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快到罗斯海的时候,我们花了两天时间,把磷虾拖网和中层鱼拖网都组装完毕。本次磷虾拖网考察由东海所的杨嘉樑负责。磷虾捕捞是在海洋表层拖网,捕捞中层鱼是在南极海域中水层拖网。两种网具看起来有点像,但网目尺寸、网深度和长度都有所区别。渔网是定制的框架网4米长2米宽,安装铁架和绑网,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另外,我们也把各种实验用品也都准备好了。今年是第一次做中层鱼拖网调查,之前虽然有渔船的经验,但是在“雪龙”号上是首次,对绞车、后甲板、船的协调等状况都不太了解。我们在出发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各种资料,但是心里却有一丝的不安,因为我国在南大洋这两个海域没有做过中层鱼调查,能借鉴的成功事例和经验很少,南极鱼又有体型小、丰度低的特点,因此能否顺利捞到鱼,大家心里没底,所以我们只好采用边实战,边摸索的方式。
放置在甲板上的中层鱼拖网(左)和磷虾拖网(右)
2020年1月4日,“雪龙”号顺利抵达罗斯海第三个站位,我们开始下网,做第一次的中层鱼拖网调查。后甲板生物组队员总共6男1女,组长是中科院海洋所的王永强老师,他多次参加极地科考,经验丰富。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几个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操作A架,有人负责站在黄线区扶网,有人负责指挥。尤其是绞车与A架的配合非常重要,我们也借这个机会练兵,磨合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在船尾进行拖网调查有很高的危险性,无论从避免各种器材设备与人碰撞,还是防止人员掉入海中,都需要严格按照“雪龙”号的规定和操作规范,穿戴好安全帽救生衣,还要系好安全绳,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因此指挥和安全员的任务很重要,每一条指令都关系到所有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领队徐韧、首席科学家潘建明、大洋队罗队长,都无数次的强调作业安全,时刻提醒着我们。我是第一参加南极科考,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但是当组织让我负责磷虾和中层鱼拖网的指挥工作的时候,我作为党员还是勇敢地承担下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摸索,迅速适应了角色,顺利地下网。第一个调查站位水深较浅,只有890米,对于船速,放钢缆长度,网具能下到的水深等这些参数,并没有参考标准。我们只能参考之前的磷虾拖网,采用船速3节,根据中水层的感念,释放钢缆800米,拖网60分钟进行尝试。在等待的时间里,我们盯着鱼探仪屏幕,看到有鱼群经过的信号时,大家还在调侃,要是能看到水下的情况就好了,可以随时调整渔网水深。时间到了之后,我们开始起网。看着网一点一点靠近船尾,大家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把网囊捞出来的时候,张弛举起来说有鱼。我们赶紧打开网口,倒入盆里一看,是几条通体银色的鱼,最长的10多厘米,还活蹦乱跳的。仔细检查网眼的时候,又发现不少透明的幼鱼,体长3-5厘米,加起来总共22条鱼类样品。样品拿到实验室分析鉴定,这些鱼大部分都是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a),根据资料记载,这也是罗斯海的主要优势鱼种。后期通过绑在网上的温深仪显示,达到水深300-350米,我们也得到了下网的相关参数。
中层鱼拖网起网
罗斯海第三站位,侧纹南极鱼成鱼6条,狮子鱼1条
到了罗斯海第10个站位时候,又轮到我们中层鱼下第二次网。船时有限,还有其他很多科研项目要做,我们中层鱼在罗斯海只做两个站位的调查。这个站的水深更浅,才500多米,我们决定释放钢缆300米,拖网60分钟。这次捞上来一看,基本都是磷虾和钩虾,以及侧纹南极鱼幼鱼5条。这次的拖网水深只到200米,样品不多,而这些还有可能是起网途经表层的时候捞到的。因此,南极鱼在不同水深的分布,以及如何拖网等问题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小的挑战。经过罗斯海这两站的试探调查,我们还是取得很多成果,一个是锻炼磨合了队伍,操作网具更加熟练,另一个就是结合磷虾网在表层也捕获到大量侧纹南极鱼幼鱼,进一步验证了罗斯海区域为侧纹南极鱼的产卵场及育幼场。
“雪龙”号完成罗斯海的调查之后,直接开赴阿蒙森海。2018年第34次南极考察的时候,“雪龙”号首次在这一区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当时没有获取到中层鱼类样品,所以这次我们的任务也很艰巨,必须要做出突破。阿蒙森海是西南极的边缘海,水较深,海冰较多,海况和天气通常不好。到达我们拖网站位的时候,天气阴沉,刮着风雪,后甲板都有积雪,穿着防护服也觉得很冷,风挂在脸上有点疼。我们不想错过机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顶着风雪也要下网。我们先进行磷虾拖网,因为是在表层,所以时间较短,总共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不过这一网收获不小,满满一大盆的磷虾。我们都开玩笑说,留完样品,可以端给后厨,给大家尝尝了。磷虾资源这么多,估计中层鱼也有戏。这个站位水深已经达到3400多米,超过了鱼探仪的探查范围,所以只能凭着感觉捞了,第一次在这么深的海域下中层网,所以决定放钢缆到1000米,继续拖网60分钟。起网上来,觉得网囊里没有多少东西,略有点失望,但是打开后发现,种类还挺多,有好多水母,海樽,磷虾等;最重要的是捞到的鱼种明显跟罗斯海捞到的侧纹南极鱼不同,体色呈黑色(回来之后鉴定为南极深海鲑,Bathylagus antarcticus)。我们小心保存并冷冻好样品,等船回来到实验室再进一步鉴定。
阿蒙森海第一站捕获磷虾
在之后的近1个月里,我们总共在阿蒙森海进行了10次磷虾拖网和10次中层鱼拖网,捕获南极鱼类、鱼卵、水母、海樽、磷虾、钩虾、鱿鱼等近18种生物,其中南极鱼类样品共计261尾,包括侧纹南极鱼、南极深海鲑、狮子鱼、电灯鱼、莫氏犬牙南极鱼、南极掠食巨口鱼、冰鱼等种类,还有部分样品具体种类还需要后期进一步鉴定。这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月3日,我们跟往常一样开始作业,按照标准流程下网之后,要拖网1个小时。起网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网袋比平时沉重了很多,几个人费了很大力气才把网袋拽上来放到甲板上,我们意外的在网囊里发现了一只大型鱿鱼,10只触腕既灵活又有力,还长着一双巨大的眼睛。大家都很兴奋的围观拍照留念,也通知了随船的记者采访。当时还闹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我们手头资料有限,误以为是大王酸浆鱿,后来经过进一步查证,确定是科达乌贼(Kondakovia Longimana)。这只体长1.5米,重7.6公斤的科达乌贼,是我国首次在南大洋捕获到该物种的活体标本,非常珍贵。
2月6日,是我们在阿蒙森海最后一次的中层鱼拖网调查,也是收官之战,我们后甲板生物组全员到齐,一起见证这个纪念意义的时刻。这个站位水深3935米,我们依然是有很大收获,获取到很多鱼类样品,其中还有不少长相奇怪的鱼种,另外还有一只很大的冥河水母(Stygiomedusa gigantea),冥河水母最早在1901年于南极海域被发现,已知体长可达11米,人类到现在为止只在大洋中发现过这种水母114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人类对这个种类了解甚少,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南大洋采集到这个物种标本。
捕获科达乌贼(长1米5,重7.6kg)
围观拍照留念
冥河水母
今年是“双龙探极”,我国自主研发的“雪龙2”号船首次执行南极科考任务,我们组的叶振江教授在“雪龙二号”船进行中层鱼拖网调查,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1个月多艰苦的南大洋调查,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南极的中层鱼类,在生态系中属于营养级较高的捕食者,主要摄食以南极磷虾为主的小型甲壳类,同时也是企鹅、海豹、鲸鱼,海鸟等顶级捕食者的饵料,因此在南极生态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南极海的鱼类由于处于寒冷、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长缓、移动慢、寿命长,对气候变化及海洋环境的变化敏感。因此,研究南极鱼类对理解环境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这次第36次南极科考中,捕获到大量珍贵的中层鱼类和其他生物样本,为我国在南极中层渔业调查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重要经验,为开展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刘阳系jdb试玩-jdb捕鱼-jdb游戏 教授,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