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饲料工业是全球第一,但是我们的饲料粮、饲料蛋白源的供应,我们不能自给自足。世界贸易如果正常的话,我们进口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在极端情况下,比如说地缘政治、战争、气候瘟疫等等,那可能我们的饲料粮的供应,饲料蛋白的供应可能就会受影响。”访谈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动物营养学饲料专家麦康森提到了中国水产行业正面临的困境!那如何取得突破呢?
近期,山东卫视《院士专家面对面》栏目走进中国海洋大学,倾听麦康森讲述中国水产行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未来所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动物营养学饲料专家,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探索中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发展模式,研究并构建重要养殖代表种的基础营养参数公共平台,开创贝类营养研究新领域,技术集成与创新成功开发鱼粉替代技术、微颗粒开口饲料配制技术、环境和食品安全营养调控技术,及成果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10月,麦康森出生在广东省化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生活的地方,离海边还有100多里路。这段距离让大海成了麦康森最向往的地方,少年时期仅有的一次海边游玩,就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并由此产生了人生的梦想。1978年10月,不负众望的麦康森以第一志愿考上了全国唯一的海洋学府--山东海洋学院,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从农民到渔民,麦康森面对各种挑战从不退缩,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研究生,而且在工作后还争取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国外留学期间,麦康森敏锐的发现鲍鱼研究还是个空白,于是他在贝类营养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研究,最终赢得了“鲍鱼博士”的美称,填补了许多国际空白。
1995年7月,麦康森获得博士学位,面对外国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他毅然选择回国从事水产养殖专业。从业46年来,在麦康森与众多水产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水产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麦康森还前瞻性地提出在深海里“种”海鲜的构想,让海水深处“种”海鲜成为一种“潮流”。离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海面上,智能化网箱和养殖作业平台,与用人工礁石、移植海草等打造的海洋牧场,不仅修复着过去被过度捕捞破坏的海洋生物资源,也让“野味”深海鱼能够规模化地走向公众的餐桌。
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地,海洋备受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预判,到2050年全球的人口将达到96-100亿,届时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将比2019年增加52%,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从全球来看,地球面积的29%是陆地,其中耕地仅占10.7%,也就是说耕地仅占地球总面积的3.1%,仅靠耕地供养80亿人口是远远不够的。
麦康森提到,在所有的养殖动物中,水产品是饲料转化效率最高的品类。因此,水产养殖将对满足全球食物蛋白质需求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摆在麦康森与科研人员面前的,还有蛋白源进口占比高这个巨大难题。
由于传统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受到增粮、增地等问题的限制而难以持续,麦康森提出必须全力开发非传统的蛋白源,比如昆虫蛋白、单细胞蛋白,力求用“非传统”的方法,尤其是利用有颠覆性技术生产新蛋白源,实现变废为宝,促进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mp.weixin.qq.com/s/ylZ7GFBa3vx8Q2LgEJXJ2A(山东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