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水果绿叶菜、没有现成肉食,有的是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强烈的日晒、澄澈的海水、美丽的热带鱼,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在遥远的海岛上当一个月的 “鲁滨逊”,就是jdb试玩-jdb捕鱼-jdb游戏
2013级研究生黄杰斯做出的选择。今年3月份,黄杰斯作为志愿者,跟随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远赴西沙群岛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研工作,作为这一项目的首批参与人员,他们在美丽的永乐群岛体验了陆地上难以想象的“原始生活”。 记者 孙笑天 王晓雨
捕不到鱼连吃一周土豆胡萝卜
今年2月底,海大贴吧上出现了一则招募西沙群岛志愿者的公告,当时正在养殖基地做试验的黄杰斯,恰好手头的课题快要结束,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他给组织这次活动的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投去了简历。本科学习水产养殖、研究生学习渔业,加上之前有大量的在养殖场、工厂实习经历,祖籍海南的黄杰斯顺利成为了首批西沙群岛的志愿者。在三亚进行完潜水、开船、野外生存等相关技能的培训后,3月15日,他和其他志愿者乘坐邮轮抵达了西沙群岛的鸭公岛。
“我们第一批就6个人,研究所带队老师、中科院海洋所博士、潜水教练、帆船教练和一个户外运动达人,然后就是我。 ”在这个只有0.01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他们开始了一个月的生活。岛上虽然有太阳能发电和海水淡化装置,但在食材供给上,只能靠半月一次的邮轮补给,“主食是米,蔬菜就是土豆和胡萝卜,肉食只能靠我们自己捕鱼。 ”黄杰斯负责6个人的一日三餐,虽然大家都掌握一些捕鱼的技巧,但刚刚抵达海岛的第一周,因为对当地海流不熟悉,他们几乎没有“收成”。直到大家都快吃够了土豆、胡萝卜,这群“鲁滨逊”才开始收获到海鲜,下网捕、用鱼叉叉,随着各种海鲜的进锅,他们的伙食终于好了一些。
掉三层皮 焊工木工瓦工都干
据黄杰斯介绍,在鸭公岛上有一些当地渔民使用的简易木头房子,这些渔民平时住在海南,偶尔会来鸭公岛上居住,他们这些志愿者就住在只有1.5米高的房子里。西沙群岛的3月份,温度已经达到三十多摄氏度,加上强烈的日晒,每天都是又热又潮湿,一旦去其他海岛工作过夜,他们还要夜晚睡在帐篷里。日晒加上泡海水,去了几天后,黄杰斯就开始全身脱皮,第一层皮晒脱后,底下露出白色的皮肤,但过了几天这层白皮肤迅速变黑,并且再次被晒掉,前前后后被晒掉三层皮。
既然是科研志愿者,去海岛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环境,还需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他们试验辐射的岛屿,涵盖了永乐群岛的六七个小海岛,每隔一天,他们就要从鸭公岛赶往另外海岛去执行任务。潜水采样、做水环境监测、养殖情况调查等,同时还要做繁重的体力活。
潜到海底 种下5000株珊瑚
由于气候变化、人为采挖等原因,鸭公岛周围的一些珊瑚礁白化严重,因此,黄杰斯他们还需要去受损的区域人工种植珊瑚。带着固定在培养基上的珊瑚组织,他们潜到深度不等的海底,在珊瑚已经死掉的海床上,用网固定或使用打孔种植的方式,前后种下了5000株珊瑚。
“去西沙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美,觉得人一去心胸都开阔了。”黄杰斯说,澄澈的海水一直可以看到30多米,潜水时五颜六色的鱼群游来游去,这些都让志愿者感叹着自然的美丽,同时心中也自然生出保护的念头。但在人迹罕至的海岛上,孤独感加上相对艰苦的环境,再加上高强度的体力消耗,让这群志愿者也有打退堂鼓的时候。但回想起那一个月,黄杰斯用“充实”来形容,他说如果时间允许,他还希望再当一次海岛志愿者。